据该项目的负责人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副教授李英介绍,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片形吸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青海省素有“中国藏羊之府”的美誉,藏羊饲养量占该省牧区总饲养量的83%,而肝片吸虫病在青海藏羊体内感染率较高,是导致藏羊死亡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之一。
据了解,由于牛、羊等终末宿主食入囊蚴而感染,经过3个月左右在体内发育为成虫,从而引起肉产品、奶产品在品质和数量上有所下降,严重危害青海省藏羊养殖业,给当地畜牧业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片形吸虫对人类的健康也存在较大的威胁。
“国内外对片形吸虫蚴虫形态学及分子学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对于藏羊体内片形吸虫蚴虫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青海省藏羊体内片形吸虫中间宿主螺体内感染蚴虫进行形态学、分子分类学研究可以使其发育阶段更为直观,可以为青海省片形吸虫蚴虫的鉴定提供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李英说,“同时,中间宿主螺是片形吸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若缺失在螺体内的生长发育环节,片形吸虫的生活史将中断,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筛选出了可杀死中间宿主的有效药物,除此之外,我们还筛选出了藏羊肝片吸虫驱虫的首选药物”。
据李英介绍,该研究结果对世界上其他地区治疗藏羊及其他动物的肝片吸虫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